2013年09月12日08:4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在唐莊鎮(zhèn)西山頂上俯瞰,一個個魚鱗坑依山而建,從山頂一直延伸到山腳下,鱗次櫛比,蔚為壯觀。
在這裡,吳金印帶領群眾苦干13年,人工開鑿出了600多萬個魚鱗坑。經過治理后,西山水土得到保持,過去4500畝被稱為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變成了高產穩(wěn)產的“三保田”,變成了花果山、生態(tài)園、旅游區(qū)。有人這樣形容現在的西山:“山頂鬆柏戴帽,山坡果樹纏腰,山腳經濟林封底,山下片片良田?!?/p>
今年夏天,吳金印出差回來,發(fā)現這裡最高處的巖石上,刻著“吳公山”三個醒目的大字?!斑@不是胡鬧嗎!”他急得臉都紅了,“改造窮山惡水是大家的功勞,你這一弄我夜裡都睡不著覺?!?/p>
群眾自發(fā)為吳金印刻字立碑的事早就發(fā)生過。在大池山,記者看到群眾為他刻的碑文。當年大池山每人每天靠政府救濟的3碗水生活,吳金印用幾個月時間,挖出一個兩丈多深、能蓄十幾立方米水的旱井,汛期蓄滿水,到冬春旱季,就成了百姓的救命水。在村子最高處,井旁豎著碑文:“1967年冬,好干部吳金印為解決村民吃水難,親自動手打下此井,吃水不忘挖井人,池山人民特立此碑?!?/p>
1991年夏,刻有“我們的好書記吳金印”的石碑立在青年洞前。吳金印得知后,趕到現場,拿著錘子把石碑上的字鑿掉了。盆窯村的老支書李慶解釋說,現在村民過上幸福生活了,很多人希望通過這種形式,對吳書記有個紀念。吳金印打趣地說:“人未亡,上神堂,你們是想讓我快一點上‘天堂’啊?!?/p>
為什麼吳金印能被如此擁戴?唐莊鎮(zhèn)財政所所長楊金根說:“他為民辦實事、身先士卒、清正廉潔,有人格魅力?!?/p>
一次,鎮(zhèn)裡一名干部下村檢查工作,在村干部留他吃飯時喝了幾盅,吳金印知道后,讓他背鄉(xiāng)裡的“四不”規(guī)定?!吧聿粦?,積極參加勞動﹔嘴不饞,不在群眾家吃喝﹔耳不聾,傾聽群眾意見﹔手不長,不拿群眾東西?!边@位干部在全鎮(zhèn)大會上作了檢查。
在唐莊鎮(zhèn)走訪,問起對吳金印的評價,47歲的四和社區(qū)居民朱喜英抿嘴一笑,先講起了自己家的故事。上世紀80年代末,她和丈夫自由戀愛,都到談婚論嫁的地步了,一說去婆家看看,丈夫就著急慌忙攔著:“咱去城裡轉轉吧?!彼难e納悶,決定偷偷去探個虛實。到了荒山上的婆婆家,一看村路坑坑窪窪,房子破爛,床上是編織袋做的鋪蓋,她差點哭出來?!敖Y婚吧對不起自己,不結又壞良心?!?/p>
為了改善村民的生活條件,2008年吳金印帶領大家改造荒山,在一片廢棄的磚窯場上建起了能容納4個村子的新農村社區(qū),3年內蓋了300多幢兩層半的別墅。還建了6幢六層樓,免費給五保戶、殘疾人、貧困戶居住。群眾都陸續(xù)從荒山上搬了下來,老村全部改造成耕地。
“吳書記最清楚老百姓想啥盼啥?!敝煜灿⒄f,最近兒子在鄭州談了個女朋友,說想回家看看,她底氣十足地說:“叫她來看吧,不用咱吹?!?/p>
新鄉(xiāng)市黨校教授張敬民與吳金印打交道多年,在他眼裡,除了始終把老百姓利益放在首位的“不變”,吳金印最難得的品質其實是與時俱進的“變”。無論是早年造田解決糧食問題,發(fā)展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引導致富,還是如今協(xié)調發(fā)展,吳金印作為老典型,一直有新思路。(記者 龔金星 任勝利)
《 人民日報 》( 2013年09月12日 14 版)
相關專題 |
· 吳金?。禾け榍嗌角槲蠢?/a>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