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省委書記王儒林在交口縣石口鄉(xiāng)化窊村81歲的獨居老人王侯蛆家中,詳細詢問她的身體和生活情況。記者 李聯軍攝
4月6日至7日,省委書記王儒林深入呂梁市交口、石樓縣,就沿黃貧困地區(qū)生態(tài)建設與脫貧攻堅相結合、小流域治理、移民搬遷等進行調研。他強調,要堅持生態(tài)為基、脫貧為本,堅持龍頭企業(yè)帶動,整合資金資源,確保脫貧精準到戶到人,切實加快沿黃貧困縣脫貧致富步伐。省委常委、秘書長王偉中,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呂梁市委書記高衛(wèi)東,副省長郭迎光,省政協(xié)副主席、省委常務副秘書長、省委辦公廳主任姜新文參加調研。
4月的呂梁山區(qū),草木泛綠,春意漸濃,王儒林再次深入沿黃貧困山區(qū),體察民情,問計於民?!翱招拇濉比绾畏€(wěn)定脫貧,移民搬遷存在哪些突出問題,是王儒林此次調研的重點。他深入交口縣桃紅坡鎮(zhèn)楊家店村、石口鄉(xiāng)化窊村,察看村莊現狀,走訪貧困農戶,與留守村民面對面交流,了解矛盾困難,共商解決辦法。楊家店村隻有9戶20口人,王儒林來到留守戶段成有、王春貴家,家裡有多少地、讀過幾年書、收入多少、來源有哪些,一項一項詳細詢問﹔退耕還林、糧食直補、種養(yǎng)殖、大病報銷,一筆一筆算收入支出賬,認真查看“建檔立卡”貧困戶明細,逐項現場比對,針對部分登記內容與實際不符的情況,指出,“建檔立卡”是最基礎的工作,各級干部一定要以務實的作風、過細的工作,認真核實,把每個貧困戶的情況搞清楚,把致貧原因整明白,確保精準施策、精準脫貧。化窊村原來89戶241人隻剩18戶45人,王儒林向村干部、村民詳細了解人口變遷、外出打工、收入渠道等情況,詢問大家對退耕還林、移民搬遷的看法,村干部介紹,這裡氣候冷涼,土地貧瘠,許多土地撂荒,多數群眾願意搬遷。王儒林說,對生存條件惡劣、群眾生活困難的“空心村”,要統(tǒng)籌規(guī)劃、穩(wěn)妥推進撤並行政村、移民搬遷等工作。移民搬遷要尊重群眾意願,從不同情況出發(fā),集中安置、分散安置因地因村制宜,基礎設施、產業(yè)接續(xù)統(tǒng)籌考慮,承包地、宅基地、退耕地等妥善處置,確保群眾有房、有業(yè)、有收入,搬得出、能致富。81歲的王侯蛆老太孤身一人生活,王儒林關切地詢問身體生活情況,叮囑當地照顧好老人的生活,要求有關部門對年老體弱多病的貧困戶切實做好兜底工作。
石樓縣通過統(tǒng)籌整合相關資金,建設中心村集中實施移民搬遷。沿著高低起伏的梁峁溝壑,王儒林來到小蒜鎮(zhèn)教鵬墕移民新村,這裡集中了附近9個自然村。 在中心小學,王儒林了解農村教師待遇、教育扶貧情況,在村口與村民攀談,針對大家反映的小雜糧等農產品價格下跌、賣不出去等困難,他說,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解決群眾“賣糧難”問題,積極幫助找銷路、找市場,加快發(fā)展特色農產品加工、運輸、銷售等產業(yè),切實提高群眾收入。在移民搬遷后的安橋墕自然村,王儒林來到唯一的留守農戶周金生夫婦家中,詢生產、問收入、看存糧,聽說老兩口因兒子結婚背上十幾萬元外債,是典型的因婚致貧,他說,我們不僅要幫助群眾脫貧,還要加強宣傳教育引導,形成重孝道、樹新風、除陋習的良好氛圍。
沿黃貧困縣生態(tài)治理與脫貧攻堅如何有機結合,王儒林始終高度關注。石樓縣對國土、扶貧、水利、農林等資金進行整合,對全縣條件適宜的1000多條溝壑進行生態(tài)治理,已整治100多條,新增耕地5000余畝。民營企業(yè)富民林牧公司通過土地流轉、削坡填溝,原先崎嶇的溝壑,兩旁山坡種上了層層的柏樹,溝底新造的耕地上,建起了5500平方米的圈舍。王儒林詳細了解投入成本、生態(tài)效益、帶動農戶等情況,公司負責人介紹,他們引進優(yōu)質湖羊種羊,創(chuàng)新借羊還羊(草)模式,加上政府提供的免費防疫、保險等服務,有效減輕了群眾負擔,3年計劃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一千戶。王儒林對他們的經驗模式給予充分肯定,要求給予大力支持。他說,富民林牧公司的經驗,本質就是政府扶持龍頭企業(yè),龍頭企業(yè)帶動精準脫貧到戶。一個地方要脫貧、產業(yè)要發(fā)展,必須依靠龍頭企業(yè)帶動。政府要通過搭建平臺、引導服務、支持創(chuàng)新,對帶動貧困戶的龍頭企業(yè)重點扶持,強化保險、金融支撐,支持企業(yè)不斷做大規(guī)模,提高抗御市場風險能力,走出一條穩(wěn)定脫貧致富的路子。水利、林業(yè)、農業(yè)、扶貧等部門要認真總結、梳理荒山荒坡生態(tài)建設、小流域治理、脫貧攻堅等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模式。要加大資金整合力度,聚焦項目、精準投放,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呂梁是我省核桃、紅棗的最大種植區(qū),種植面積分別達到280萬畝、250萬畝。王儒林考察了靈泉鎮(zhèn)核桃經濟林提質增效示范園,向農技人員了解剪枝、抽條等技術,通過嫁接、管護等措施可大幅提高經濟效益的情況,他說,提質增效關鍵是要讓更多農戶掌握改良技術,要加大培訓力度,辦好水、肥、嫁接、修剪四件事,提高管護水平,讓群眾真正受益。在裴溝鄉(xiāng)穆家窪村紅棗新品種示范園,王儒林詳細了解嫁接、防止棗裂品種改良和高產管理技術,他說,紅棗產業(yè)要重點解決好品種和產量特別是裂果問題,根本要靠科技創(chuàng)新,改善品種結構,同時要抓好紅棗加工、技術普及、成果轉化推廣等環(huán)節(jié),促進農民增收。
在石樓紅軍東征紀念館,王儒林認真聽取講解,重溫光輝歷史,緬懷革命先烈,要求進一步加強革命傳統(tǒng)和愛國主義教育,傳承紅色文化,發(fā)展紅色旅游,鑄牢民族之魂,凝聚精神力量。
調研中,王儒林利用晚上時間,在石樓主持召開座談會,圍繞移民搬遷、退耕還林、經濟林提質增效、坡溝地生態(tài)治理等重點問題,研究政策措施,聽取省直有關部門、呂梁市、石樓縣的意見。他強調,打好脫貧攻堅這場硬仗,要在抓龍頭上下功夫,堅定不移支持龍頭企業(yè)發(fā)展,通過龍頭企業(yè)把更多貧困戶帶動起來,在脫貧攻堅中如果能夠涌現一大批競爭力、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yè),將是山西做好“兩篇大文章”、發(fā)展非煤產業(yè)的一大亮點,將會形成支撐轉型升級的強大產業(yè)。要在精準上下功夫,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要求,深入調查研究,使政策措施、資金項目、移民搬遷精準到戶到人,精準到產業(yè)、企業(yè)、市場。要在加強領導上下功夫,縣一級作為脫貧攻堅的一線指揮部,各級領導干部要堅持以上率下,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的優(yōu)良作風,夙夜在公、夜以繼日,把干部群眾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形成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當前正值春耕備耕關鍵時節(jié),各級要抓住農時,加強田間管理,搞好技術指導,落實各項補助政策,保証農機具和農用物資供應,嚴厲打擊坑農害農行為,力爭夏糧獲得好收成。(記者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