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19日14:29 來源:當代黨員
1月2日11時,太陽穿過云層,照在云陽縣泥溪鎮(zhèn)樅林村,暖洋洋的。
順著河谷,沿著盤旋的山路行駛十多分鐘后,樅林村黨支部書記李福菊乘坐的汽車,在6組向信樹家門前停了下來。
此時,向信樹剛從集鎮(zhèn)趕場回來,春節(jié)將至,他的背篼中裝滿了年貨。
為了脫貧路上一個都不掉隊,李福菊沒有直接給錢給物,而是讓貧困戶向信樹“找回”了曾經(jīng)的斗志。
“要不是李書記一次次上門真心實意地幫扶,恐怕到現(xiàn)在我都還沒活出個人樣來。”撓了撓后腦勺,向信樹有些不好意思地說。
人窮志短
泥溪鎮(zhèn)是全市18個深度貧困鄉(xiāng)鎮(zhèn)之一,而樅林村更是貧中之貧,土地貧瘠不堪,交通閉塞落后,年輕人受不了這種窮,大多外出打工。
2017年8月,全村462戶1446人中,貧困戶就占了44戶158人。向信樹就是這其中之一。
今年40歲出頭的向信樹回憶起從前的日子,不禁悲從中來,一絲淚花在眼眶里打轉(zhuǎn)。
“看嘛,這就是我當年的房子,人畜混住。”順著向信樹手指的方向看去,一棟石頭堆砌的低矮瓦房出現(xiàn)在眼前。
當時,向信樹一家人就擠在這不到40平方米的瓦房內(nèi),中間3根木棒搭個床鋪,就是睡覺的地方。
臭烘烘的不說,關(guān)鍵是天晴透風、下雨漏水,妻子實在受不了家中的清貧,向信樹只好帶著她一起外出務工。
在外地,向信樹因為勤勞肯干,得到了工友的肯定,但那時除去生活開銷,每個月的收入所剩無幾。2002年,隨著兒子的降生,他相信靠著自己的雙手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美好的未來。
然而,夫妻倆2004年回家探親時,妻子借故出走后就再也沒有回來。傷心欲絕的向信樹從此變了一個模樣,整日守在家里,茶不思飯不想。
家里清潔不管,坡上活路不做……向信樹的夢碎了,他整天沒日沒夜地憋在家里喝悶酒,有時喝多了,還要和家人吵上兩句嘴。漸漸地,他從一個勤勞樸實的莊稼人,變成了人見人煩的懶漢。
后來,村干部多次上門給向信樹做工作。但每次他都以家事為由搪塞,大家都拿他沒辦法。
“房子破爛漏雨不說,屋里柴草農(nóng)具隨便擺放,整個屋子臭氣熏天。”李福菊說,最讓她難以忍受的是,連人和豬的吃喝拉撒都在一起。
回憶起在向信樹家走訪的經(jīng)歷,李福菊直搖頭:“哪里還像一個家嘛!”
重拾信心
看著“不進油鹽”的向信樹,李福菊內(nèi)心明白,這樣直言直語地擺事實、講道理,他哪里聽得進去,倒不如換個方法。
“過去環(huán)境衛(wèi)生搞得差的貧困戶,通過人居環(huán)境整治后,現(xiàn)在家里都收拾得干凈亮堂,更重要的是,人的精神面貌也變了,都愿意找事情干。”李福菊茅塞頓開,“我們干脆勸他把房子重新整修一下!
在李福菊看來,得幫向信樹換個新環(huán)境,這樣他才能找回精氣神。
但讓李福菊始料未及的是,向信樹住的本就是危房,加上幾年前他的父親生病,離世時又欠下外債,要換新環(huán)境,就得重新建房,本就一貧如洗的他,哪還有積蓄修房子。
“前些年在外打工存了點錢,娃兒讀書,父母看病吃藥都花光了!笨粗彝剿谋冢蛐艠錈o奈地搖頭。
李福菊斬釘截鐵地說:“只要你答應建房,錢的事我來想法。”
“如果按照易地扶貧搬遷的標準,他家的石墻房重建,有一筆補助,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的,還有一筆補貼,東拼西湊,建房的錢就差不多了。”為幫助向信樹建房,村里將符合他的政策都想了個遍。
2016年3月,李福菊再次登門談論建房的事,可這一次,向信樹卻反悔了:“包給工程隊,房屋建材、質(zhì)量我不放心!
經(jīng)過一番走訪討論,李福菊找到向信樹的家人向智全出來監(jiān)工,她則負責落實政策、購買材料。
當年6月,向信樹在原來危房的馬路對面,修了一幢70多平方米的磚瓦房。新房不但寬敞明亮,雞、鴨、生豬都有了自己的圈舍,灶房、廁所一應俱全。
家里不但擺放整齊,過去亂扔的衣裳也整齊地放到柜子里,農(nóng)具柴草堆放齊整,母親、兒子有了各自的房間……看著眼前的變化,向信樹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勤勞致富
隨著環(huán)境的改變,向信樹整個人的精氣神也悄然發(fā)生著變化。
現(xiàn)在,向信樹不但不再酗酒,房屋、院壩也打掃得十分亮堂。“到鎮(zhèn)上趕場,還要打扮一番,穿得干凈整潔才出門;村上有啥子政策宣傳講解,他也二話不說,積極響應支持……”李福菊看在眼里,樂在心頭。
一時間,村里傳開了,過去那個勤勞能干的向信樹又“回來”了。
有了發(fā)展動力,2017年,李福菊將向信樹和他的母親推薦到村里的黑木耳基地上班,一年下來,兩個人掙了上萬元工資。不僅如此,向信樹還將親戚、鄰居閑置的土地接了過來,種上了稻谷、玉米、土豆等農(nóng)作物。
看著向家一天天好轉(zhuǎn),李福菊又為他的兒子送去助學貸款,為他的母親送去“精準脫貧!奔爱a(chǎn)業(yè)到戶的政策補助。
2017年,在李福菊的幫扶下,向信樹終于甩掉“貧困帽”。同時,他還將自家的3畝土地,通過流轉(zhuǎn)入股的形式交給村集體種植柑橘。平時,向信樹除了到基地務工外,果園投產(chǎn)后,他還能領(lǐng)到50%的固定分紅和貧困戶20%的額外獎勵。
2018年3月,為解決村里剩余勞動力的就業(yè)問題,村集體牽頭成立了勞務服務隊,向信樹積極響應。除了跟著服務隊一起打工外,他還主動到處找活兒干。
2018年4月,因為向信樹勤勞肯干,泥溪鎮(zhèn)黨委、政府授予他“勤儉持家、勤勞致富標兵”的稱號,并頒發(fā)了榮譽證書;2019年5月,村里人居環(huán)境評比,向信樹摘得“最清潔之家”的牌子,成了周圍鄰居學習的榜樣。在向信樹的影響下,村子里不少貧困戶都有了發(fā)展的信心。
如今,看著屋里屋外發(fā)生的巨大變化,向信樹對未來的美好生活充滿期待。(重慶黨刊全媒體記者 鄭友 周丹)
(重慶《當代黨員》雜志授權(quán)人民網(wǎng)-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發(fā)布,請勿轉(zhuǎn)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
相關(guān)專題 |
· 期刊選粹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