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的第七屆電能質量研討會上,記者專訪了全國電壓電流等級和頻率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陸寵惠,讓陸主任與我們談談關于電能質量的那些事兒。
記者:陸主任,您好,非常感謝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再次接受專訪。
電能質量標準化工作的重要性近年來日趨突出,全國電壓電流等級和頻率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承擔著制定電能質量國家標準的任務,近年來已制定電能質量國家標準 16 項。這些標準形成了相對完整的電能質量標準體系,確定了我國電能質量指標的限值,促進了電能質量治理產業化的有序發展。同時,SAC / TC1成功組織召開了六屆電能質量研討會,為電能質量技術和標準的探討提供了極好的交流平臺。
您作為SAC / TC1的副主任委員,請您介紹下SAC / TC1下一步工作開展的重點和思路?
陸主任:標委會成立到現在已經30多年了,目前主要的工作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標委會的主要任務是做標準。目前的重點是 4項由我國牽頭的國際標準制定,標委會將繼續全力組織、支持和配合國際標準編制工作的同志,做好國際標準制定工作,這是當前最重要的工作。
第二,電能質量經濟性評估工作。相對而言,這是一個新的領域,需要比較多的投入,需要組織和培養新領域的核心力量,同時要求標委會豐富這方面的相關知識,把工作做好。
第三,盡快完成公用電網諧波規范的修訂。
第四,新能源接入是新的方向,也是新的問題。在新能源接入這點上,有直接面對用戶,也有和系統的關系的問題。目前看來,新能源接入中的電能質量問題并不是很突出,這也得益于我們多年來對電能質量相關工作的重視。
第五,是我們一直希望做的工作,梳理到底如何界定電能質量問題。我們知道電能質量問題造成用戶的損失有多種多樣的原因,一種是確實是因為電能質量對生產過程帶來不可克服的障礙引起生產過程的中斷;還有一種是雖然電能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偏離了規范的要求,但是如果我們把電能質量短時間內的偏差忽略掉,也毫不影響整個系統的運行,不會造成很大的實際損失,是不影響生產過程的電能質量問題?;谶@兩種情況,我們需要理清楚到底什么才是電能質量引起的問題。這其中包括對敏感負荷的調查,隨著高新產業的發展,對敏感負荷進行深入分析研究,找出敏感環節,提高其耐受性,或者選用適當的技術措施加以解決,也是電能質量技術一個新的重要方面。從標準的角度來說,是將經常發生和重復發生的事情中的實踐經驗和研究成果梳梳辮子、捋一捋,發揮行業專家的群體優勢,總結提高為標準。
最后就是一些其他的正常事務性工作(比如換屆,多爭取一些研究課題等標委會內部的工作)。同時,因為標委會的工作相對來說比較枯燥,但是又需要在專業和標準化方面都比較熟悉、精通的學者來做這個工作,所以我們需要培養能夠耐得住寂寞的、業務上又拿得出手的核心團隊(這也是緊迫、長期的事情)。
記者:陸主任您剛剛提到了電能質量經濟性評估,能否請陸主任進一步談談開展電能質量經濟性評估工作的情況。以及標委會對于這個領域具體準備開展的工作?
陸主任:關于電能質量經濟性評估的工作,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已經認識并展開了電能質量經濟性調查,典型的調查結果有:美國2001年調查結果顯示,美國每年因停電造成的損失不少于1 190億美元,電能質量問題造成的損失約為150 ~ 240億美元;歐盟2007年的調查研究推算出歐盟25國電能質量年損失高達1 517億歐元,劣質電能質量的損失占工業營業額的4 %,服務業營業額的1. 5 %。
其實完成經濟性調查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有頂層的方法設計、需要有經濟和電能質量的基礎知識,還需要有統計學方面的知識和他們的結合。需要我們進一步研究、學習。
就目前而言,電能質量經濟性評估的這塊工作,意義主要還是通過標委會的工作,規范電能質量經濟性評估的數據收集及數據處理工作,同時通過電能質量經濟性評估相關標準的編制,向大家宣傳電能質量經濟性評估的概念,讓大家能夠認識了解這個問題。
記者:您提到標委會未來的工作重點會針對一些敏感負荷進行調查,那會不會去推進一些比如提高產品對電能質量的耐受度這方面的工作?
陸主任:會有的。首先是提高產品耐受度的問題,實際上目前電能質量領域中耐受度的研究還遠遠不如電氣絕緣領域充分。設備對劣質電力的承受能力研究得比較少。目前,國家電網公司在各個省建實驗室,針對一些專業問題進行研究。在河南建立了一個專門研究設備對劣質電力耐受能力的實驗室。
此外,我們還需要對耐受有一個界定,什么程度才算是耐受?是否一定是損壞了?抑或是使用年限減少了?對于這些問題,要慢慢了解,總結出規律,不能老是停留在有了諧波,電氣設備要發熱這樣的層面,應該有量化的指標來衡量這些問題。目前我們在這方面的研究仍然不夠透徹。
總體來說,我們標委會是一個學術機構,如果能夠推進電能質量技術的研究那是最好的。除此之外,我們要認真搜集國內外的相關資料,吸收已有的經驗和科研成果,真正把握學術上的關鍵點,把標準制定工作做好。其次,標委會集齊了我們國家電能質量領域的專家,在標委會的工作中,專家們的觀點互相碰撞,激發能量肯定會對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發揮更大作用,我們也希望通過更多標準的實施促進電能質量行業的持續發展。有句話叫位卑未敢忘國憂,我們標委會實際掌握的社會資源相對來說雖然比較少,做一些系統實際的調查工作也比較困難,但是我們還是盡******努力去做一些事情。
記者:黃學農司長講話對標委會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評價很高,并寄予厚望。我們關注到,SAC / TC1主要工作任務中有一條:進行與IEC / TC8 對口的國際標準化活動。目前,在SAC / TC1的推動下,我國電能質量標準制定工作也已建立了較為廣泛的國際聯系,我國參加國際電工委員會IEC / TC8的活動已成常態。以我國牽頭的工作組“IEC / TC8 PT2”正在起草“公用供電系統電能質量特征”國際標準,反映出我國的電能質量標準已與國外發達國家處于同一水平。
請陸主任介紹下SAC / TC1在推進我國標準組織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工作方面的成功經驗?
陸主任:主要有下面幾條,首先,作為標委會,我們要去了解與我們對口的組織IEC / TC8,要有相對穩定的人員參與到他們的工作中,這樣IEC / TC8才能對我們有所了解,了解認識之后再進行慢慢交流,這個從不熟悉到熟悉,從不了解到了解的過程是很重要的。其次,我們要去了解他們的規則,熟悉他們的工作流程和規章,親身體驗,融入這個集體。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把握申報標準的時機,增加通過的可能性。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這個過程中語言障礙也是一個需要解決問題,因此,對于標委會來說,我們需要培養更多對標準化工作有準確理解、有較強學術能力以及溝通交流能力的專家,以便更好地去參與一些國際事務和與國際標準組織更多地進行交流。我們標委會更多地還是做好組織協調、支持和配合工作。
記者:我們雜志社的呂主編多次訪問過IEC / TC 64的主席,主席先生提到目前我國參與了很多標準委員會的工作,但是對于IEC某些標委會來說,他們認為還不夠,他們非常希望能夠聽到更多來自中國的聲音,了解中國現實的情況。
陸主任:是的。目前來說,我國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工作相較于前些年已經取得了比較大的進步。但實際上和我國的國際地位和專業技術水平是不匹配的。國家應該把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納入標準化工作的發展規劃,每個標委會也要把這項工作納入發展規劃。當然真正能在國際標準化舞臺唱主角還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
記者:可再生清潔能源的利用是能源節約的有效途徑,受到各國的高度重視。以太陽能光伏發電為例,我國“十二五”規劃中有20 GW的分布式光伏發電。作為分布式光伏發電的直接載體,光伏建筑在未來市場的發展潛力極大。到2020年,若現有及新增建筑中有10 % 的屋頂面積及15 % 的立面面積應用光伏建筑,光伏建筑的潛在規模將達到1 000 GW。與此同時,光伏發電帶來的諸如并網問題、低電壓穿越問題、電能質量問題等也引起了廣大建筑電氣從業人員的廣泛關注與研究。
我們了解到,SAC / TC1正在制定《分布式電源配網并網標準》國家標準,請陸主任介紹下相關情況。
陸主任:我們制定《分布式電源配網并網標準》這個標準是為了促進分布式電源的發展。這個中間的一些問題,比如就光伏而言,它是有整流電源的,那么諧波問題就不可避免。我認為這個問題應該分成兩部分來說:小型的系統和大型的系統。第一,像家庭等小規模小容量的光伏系統,這些系統在電能質量方面其實沒有太大的問題,這些小規模的光伏系統,我們就應該盡量簡單一些。從標準的角度來說,在產品出廠檢驗上保證它的質量,提高投資者的積極性。對于大型的光伏系統,比如一些達到幾十兆瓦的分布式發電項目,這類系統嚴格執行電能質量的標準是運行企業、制造企業和電力公司共同利益的保證。目前政府及國家電網也出臺了相應的政策,積極支持這種新能源系統的發展。當然對于這類大型的并網光伏系統,就更需要設計人員在設計源頭把好質量關,降低造價。
記者:電能是商品,其質量的衡量指標就是電能質量。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電力市場正在形成,不同的用戶根據自己的需要提出了不同質量的電力供應要求。對應到建筑電氣行業,在諸如大型數據中心、醫院建筑等場所對電能質量的要求均非常高,相應的此類建筑的供配電系統在設計時也會將系統供電可靠性、諧波治理等問題納入考慮,在用戶側進行改進。
然而目前不管是供電方在公共連接點前進行的改造,還是用戶方在用戶側所作的改進,均還沒有將電能質量和交易價格掛鉤,沒有體現出電能是商品的真正意義。
未來我國的電能質量標準制定工作是否會將這一點納入考慮,推進電價向按質論價的方向發展,推動電能向真正的“商品”過渡?
陸主任:電能是商品這個概念得到大家統一的認識其實最多也就15年。以前的電力部門是屬于公用事業,電能從思想概念上還沒有完全成為商品。
廣義的來說供電可靠性也是電能質量,實際上在原來的供電過程中,電能也有商品的痕跡,體現出優質優價的概念。比如說對于一些重要的負荷需要兩回路供電,那么兩回路的電價與一回路電價肯定不一樣,另外比如功率因數的獎罰問題,也有按質論價的意思。只是在那些年,大家沒有把這件事談到意識的層面上來。我相信電能是商品的這一天總會到來。但是在這一天來到的這個過程中,作為電網公司,需要做好技術上的準備,例如是否能做到保證24 h不停電,做到的概率到底有多大,如果做不到怎么賠償等問題。其實這里也有所謂的技術經濟比較的問題。同時,對于用戶也有經濟核算問題,比如對于一個家庭來說,停電1 h可能不會引起太大的問題,但是如果24 h不停電,那肯定會提高電價,這又涉及到用戶是否接受的問題。
所以,既要有一定質量的電能,還需要結合經濟來考慮,需要綜合這兩方面的因素。標委會也準備編寫“定制電力”標準,主要是在現有的電能質量情況下提高供電連續性,具體是否編制當然還在商定中,也希望能夠通過標準的制定,使大家對定制電力有一個認識。
電能與其他商品不一樣,除電網自身外,用戶會影響到它,電氣設備的產品質量問題也會影響到它,相對來說更復雜一些。所以電能完全成為商品還有一段路要走。
陸寵惠博士簡介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教授級高級工程師?,F任全國電壓電流等級和頻率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內外公開發表專業技術論文30余篇。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部級科技進步二、三等獎7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