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全國“兩會”期間,官員們對敏感話題、刁鉆提問的回應,總會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近幾年來,面對這一“必修課”,越來越多的領導干部選擇坦然答復。并且,這些答復的含金量越來越高,有數(shù)據(jù)、有事實、有親身感受,顯然是有備而來。這樣的回應,讓一向“挑剔”的媒體也能得到滿意的答案!皟蓵弊屨凸賳T無處可避,實際上也無可回避。而坦誠的回答、直面的勇氣,倒能夠為官方贏得不少形象分,樹立積極正面的形象。那么,“兩會”之后,各級各地官員回到了地方上,再遇到諸如“爛尾新聞”等敏感話題時,能否坦然回應、自如應答,是對執(zhí)政能力的考驗。
要有真功夫。常言道,不打無準備之仗。面對公眾或媒體的咨詢、追問,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想能夠應對自如,還是要做一番準備和“補課”的。就像學生進考場一樣,不認真復習,不全面掌握應知應會的知識,不熟練運用各種解題技巧,是很難取得滿意的考試成績的。領導干部要想從容面對媒體追問、網(wǎng)友詢問或現(xiàn)場提問,也必須在進“考場”前做充分的準備,要有真功夫。首先要深入調查研究。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要廣泛地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對基層的情況、百姓的需求有充分細致的了解和把握,做到心中有數(shù),才能言之有物。其次要提高應對媒體的能力。有些領導干部在媒體或輿論面前,總感到束手無策,說到底還是缺乏應對的能力,不知如何應答,或者答非所問。要通過學習和培訓,提高對輿情的研判和處置能力,不說外行話、不發(fā)雷人語。第三要增強親和力。黨員干部要明白自己的“身份”,要找準自己的“定位”,要把自己當作人民的公仆,而不要總認為自己是領導就要高人一等,要謙遜親民,平等待人,真誠對人,帶著真心真情接招“敏感話題”!
要能實打實?照務`國,實干興邦。老百姓或媒體之所以會對一些“爛尾新聞”等敏感話題緊追不放,目的是要求黨委政府不要置社會公平正義于不顧,是要討個說法,換言之,就是想要有一個圓滿的解決辦法,也就是要有好的落實。因此,官員們在接招“敏感話題”的時候,不在乎你說得有多么好聽,而在于你干得是否踏實。一方面,在應答的時候,要講真話,講實話,講有用的話,要講“干貨”,而不要水天渦地,信口開河,凈說一些無用或無關痛癢的話。另一方面,聽其言,更要觀其行。要拿實實在在的措施,要有實實在在的動作,要見實實在在的效果。要敢于動真碰硬,敢啃硬骨頭,對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要敢抓敢管,不做老好人,不當和事佬。對承諾了的事情,要落實落實再落實、執(zhí)行執(zhí)行再執(zhí)行,要一抓到底,切忌打馬虎眼、唱仰天歌。再一方面,要眼光向下,重心下移。不能呆在辦公室里搞決策、關起門來做謀劃。要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思路從群眾中來,落實到群眾中去。另外,要增強預見性和前瞻性,抓好事前、事中、事后監(jiān)督,將“敏感話題”化解在萌芽狀態(tài)。
要會釘釘子。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共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3月5日下午在參加他所在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各級干部要轉變工作作風,牢固樹立群眾觀點,保持奮發(fā)有為的精神狀態(tài),發(fā)揚釘釘子的精神,把轉變工作作風和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結合起來,把群眾工作做實、做深、做細,確保群眾安居樂業(yè),確保社會和諧穩(wěn)定。習近平總書記用樸素的話語,提出了一個意蘊深遠的命題,那就是要“發(fā)揚釘釘子的精神”。釘釘子往往不是一錘子就能釘好的,而是要一錘一錘接著敲,才能把釘子釘實釘牢。釘牢一顆再釘下一顆,不斷釘下去,必然大有成效。我們無論做任何事情,都必須要堅持一茬接著一茬抓,一任接著一任干,對于認準了、承諾了的事情,只要是科學的、切合實際、符合人民愿望的,都要有鍥而不舍的韌勁、堅忍不拔的努力、堅持不懈的奮斗、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保持工作的穩(wěn)定性和延續(xù)性,不能搞“一朝天子一朝臣”和“新官不理舊賬”的一套,要自始自終、善始善終。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后的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的開場白中也深情表示,以民之所望為施政所向。群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群眾最盼望的就是我們要干的。官員接招“敏感話題”,不能靠一時興起,更不能虎頭蛇尾,成另類“爛尾新聞”,那樣就辜負了百姓的期盼,也是最大的失責瀆職。期待官員接招“敏感話題”成常態(tài),從而更好地為民履職盡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