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海寧
河北農(nóng)民鄭艷良自鋸病腿事件引發(fā)輿論廣泛關注。據(jù)悉,鋸腿事件引來媒體報道后,幾個10多年都不曾聯(lián)系過的朋友坐著高鐵專程來看他。從10月9日起,他平均每天接受采訪和接電話的時間,差不多10個小時。他怕自己的事降溫。降溫對他意味著,像他鋸掉腿之前,只能躺在床上等死。(10月21日《新京報》)
媒體的集中報道拯救了鄭艷良。在媒體關注鄭艷良之前,他只能自鋸病腿,然后在痛苦中等死。媒體報道之后,由于河北省衛(wèi)生廳高度重視,醫(yī)院對其免費進行檢查、診斷和治療;而且,有媒體10月14日披露,鄭艷良已經(jīng)收到愛心捐款21萬余元人民幣,保定市長也親自到醫(yī)院看望并送上慰問金。另外,老朋友也趕來關心他。
媒體報道前后的巨大反差引人深思。媒體僅僅是支撐社會正義和良知的一個方面,在媒體救濟之外,還應該有社會保障、官方救濟與民間救濟等渠道。但在現(xiàn)實中,如果媒體沒有通過新聞報道發(fā)揮救濟作用,其他救濟渠道的大門仿佛很難開啟。
也就是說,先有媒體救濟后有其他救濟。這說明我們這個社會還有很多“短板”。比如,一些救濟渠道和救濟對象之間信息不暢,社會保障不健全——大病保險在很多地方缺位,某些地方官方救濟缺乏積極性,民間救濟——即公益組織救助還很不健全……這才導致像鄭艷良這樣的大病患者要依賴于媒體報道。
所以,鄭艷良很擔心有關自己的新聞報道降溫,因為降溫之后,不僅社會捐款有可能會減少,而且地方政府也有可能由熱情變冷漠。這表明我們的社會救助自我循環(huán)系統(tǒng)還不健全。
媒體救濟的力量是有限的,且有很多不確定性。比如說,媒體對于像鄭艷良這樣的事例報道多了,各種救濟渠道就有可能產(chǎn)生麻木感,反而不利于救濟;而且還有可能產(chǎn)生依賴感,不利于社會救濟體系自我發(fā)育。即媒體救濟承受不了整個社會的救濟之重。
在筆者看來,各種救濟渠道自我發(fā)育才是改變整個社會救濟落伍的關鍵。比如,大病保險應早日普及,政府要主動救濟而不是被動救濟,民間救濟渠道應早日發(fā)育成熟。盡管通過新聞報道實現(xiàn)救濟夢想的人不止鄭艷良一個,但是,得不到媒體關注的“鄭艷良”更多,因為媒體救濟也有局限性。
一言以蔽之,新聞之所以成為鄭艷良的“救命稻草”,既是因為“自鋸病腿”、“開胸驗肺”這樣的極端例子很少,有新聞價值,同時也有一定的偶然因素。但不是每一個救濟對象都這么幸運。所以,我們在關注鄭艷良事件的同時,還應該關注鄭艷良事件背后千千萬萬個“鄭艷良”,應該早日編織一個健全的社會救濟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