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浩民
“年少得志挑重擔,宦海浮沉二十載,知法犯法陷囹圄,黃粱一夢悔終身”,這是年僅41歲的廣東省海防與打私辦原法制監(jiān)督處處長鄧卡的真實寫照。在八小時之外,鄧卡耳濡目染中不自覺地接受所謂的“高爾夫生活”:休閑、娛樂、享受。他甚至將打遍全世界高爾夫球場當作人生的一大目標。
干部蛻化變質,一步步陷入貪污腐敗的泥坑,大多緣于物質上不知足、精神上不富足。翻看劉志軍、季建業(yè)等人的簡歷,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大都勤勤懇懇、年輕有為、工作上進,但在物欲享樂的誘惑下,逐漸覺得“心里有點不平衡”,于是挖空心思、混跡“圈子”,逐步滑入了欲望的“黑洞”。
人為什么要追求物質享受?有人說物質能讓自己感覺到快樂。的確,人活在世上需要物質基礎和利益追求,但貪得無厭、為所欲為并不見得能讓人永遠快樂。孟子曰:“獨樂不如眾樂!苯乖5、孔繁森能在服務群眾中享受快樂,干部為什么就不能在工作、在家庭、在幫助他人的平凡事務中尋找幸福,感受快樂?
也許有人會認為,向往什么樣的生活那是個人觀念,只要不違法亂紀,守得住原則就行。因此便“不拘小節(jié)”,沉溺于燈紅酒綠、流連于聲色犬馬之中。試想,一個縱情享樂之人能否擁有奮斗理想和工作意志;一個追求奢靡生活的人,能保持清醒、守住原則嗎?這些人恰恰是把欲望的分量看輕了、威力看小了,在不知不覺中磨滅了意志力,模糊了法紀意識,最后葬送自己前程,毀掉政治生命。
當然,追求和享受更美好的生活是每個人的權利,反對享樂主義,并不是要求干部都必須過苦日子,禁止一切欲望,做生活上的“苦行僧”。對為官者來說,物質需求不能超越標準、脫離現(xiàn)實?吹絼e人生活得風光,心里便覺得不平衡,于是“小步快跑”進行追趕,這其實是一種心病,存在這樣的“病”永遠都不會讓自己感覺到快樂。為官知足是一種心態(tài),更是一種清醒。金錢可以衡量物質,唯有高貴的精神“千金難買”,干部應該追求的是思想上的富足。
《增廣賢文》中有句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焙翢o節(jié)制、過度追求物質享受無異于“吸毒”,雖有一時快感,卻容易讓自己欲罷不能、越陷越深。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干部追求的“品質生活”,應該是物質知足、精神富足的“雙足”狀態(tài),除了讓自己享受生活,還應該帶領群眾共同致富,共同分享改革發(fā)展的成果,在服務人民、奉獻社會、報效祖國中追求更高品質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