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世界裡,隻要不死,就得戰(zhàn)斗!生存就應該是為了更大的勝利,更光明的未來!
——朱彥夫
張家泉村雖是革命老區(qū),但直到上世紀50年代中期仍然貧困落后。村裡的老人說,村風不正、黨支部班子渙散無力是重要原因。1957年春耕時節(jié),支部書記撂了挑子,支部工作“趴了窩”,全村父老希冀的目光落在朱彥夫身上?!八m然沒手沒腳隻有一隻眼,但他有見識,有信念,有擔當,心裡裝的都是全村老少爺們的事,讓他干,準行!”全村8名黨員齊刷刷舉起手,張家泉村黨支部書記的擔子從此壓在了“肉轱轆”朱彥夫肩上,這一擔就是25年。
風風雨雨25年,朱彥夫帶著鄉(xiāng)親們干過多少事?為了鄉(xiāng)親們干過多少事?當過生產(chǎn)隊長、村委會主任的72歲村民張茂興老人對記者說,“提綱挈領就是4件事:治山、治水、造田、架電,但每件事講給你聽,幾天幾夜都說不完?!?/p>
“前有南珠山,后靠紅崮山,東臨油簍崮,西接白草關(guān),邁步腳蹬山,出門眼朝天?!边@就是張家泉村的地理環(huán)境,而那時的山都是光山禿嶺??可骄鸵陨?!新支書朱彥夫決心讓荒山長出搖錢樹。但種什麼,怎麼種,就要因地制宜,實地勘察,科學規(guī)劃。爬上一座座山頭,對沒腳沒手的朱彥夫而言,艱難程度可想而知。69歲的趙聖貴老人說起當時的情景,“爬陡坡時,假腿打不了彎,朱書記干脆脫掉假腿用膝蓋和手腕撐著爬,綁著的繃帶經(jīng)常磨破,膝蓋和手腕就血淋淋的。后來,鄉(xiāng)親們實在看不過去,不容分說抬著他上山?!本瓦@樣,治山造林的規(guī)劃在朱彥夫頭腦中漸漸清晰:山頂鬆樹戴帽,山下林果纏腰。
張家泉第一次改造山河的炮聲炸響了。經(jīng)過近10年的努力,近千畝荒山披上了綠裝,花椒、桑蠶、蜜桃、蘋果從此成為全村人的“錢袋子”。直到今天,每當果園豐收時節(jié),村民們都不由得想起當年老支書爬山的背影,“這都是俺那特等傷殘的老支書用心血換來的??!”
村名張家泉,聽上去山泉長流,水源充沛,但實際上那只是大伙兒對水的美好渴望。到上世紀60年代中后期,村裡人畜飲水也要到鄰村去挑。特別是隨著治山造林平整耕地的進展,缺水矛盾日益突出?!安唤鉀Q水的問題,糧食產(chǎn)量難以提高,治山成果難以保障,鄉(xiāng)親們擺脫貧困的願望就難以實現(xiàn)?!睆闹鞆┓?965年和1966年的日記中記者發(fā)現(xiàn),朱書記找水治水的步伐從未停歇。
村東南的龍王廟大口井,藍盈盈的,微風拂過,泛起漣漪,似乎在講述朱書記身先士卒打井壘堰的故事。村民張吉才老人說,這裡過去是個盆口大的小水窪,朱書記多方請教水利專家后,決定開挖大口井。1973年冬,打井到了關(guān)鍵時刻,朱彥夫不顧阻攔下到井底,用殘臂夾住鐵锨,鏟泥裝筐。數(shù)九嚴寒,斷肢磨破流出的血水和井底的泥水混在一起,竟把他的假腿和斷肢凍在一起!苦干一個冬春,深6米、東西寬24米、南北長33米的大口井終於竣工了。后來,又相繼打出幾眼大口井和深水井,幾百畝坡地有了水的滋潤,小麥畝產(chǎn)從300斤提高到600斤。朱彥夫說,“水給了鄉(xiāng)親們再也無法動搖的堅定信念,龍王爺絕不是救苦救難的神仙,隻有跟著共產(chǎn)黨走,靠苦干實干,才會走上富裕的康莊大道!”
共產(chǎn)黨員為群眾謀利益,就是守陣地。拼還是不拼,干還是不干,效果不一樣,境界更不一樣!
——朱彥夫
走在張家泉村依山而下的田園裡,層層梯田錯落有致,平坦舒展。50來歲的現(xiàn)任黨支部書記劉文合告訴記者,這都是當年老支書帶著大伙填溝造田干出來的。
千百年來,3條大溝把山村本就不多的土地分割得七零八落,洪水沖刷,土壤流失,缺地少糧鄉(xiāng)親們年年吃不飽。朱彥夫決心向3條大溝要地!
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奇妙!村東邊的“趕牛溝”造地工程,用今天的眼光審視也充滿科技含量。過去,南北走向1000多米的“趕牛溝”,大雨走山洪,小雨走流水,水干時就成了放牧牛羊的山溝。那一天,朱彥夫坐在山頭突發(fā)奇想,能不能用石塊壘條涵洞把山溝“棚”起來,水從洞裡流過,上面填土成田,把溝兩邊的農(nóng)田連成一片。
支委會上有人擔心這是異想天開。朱彥夫說,“我這個缺胳膊少腿的人都不怕,你們怕什麼?”
1974年最后一場秋霜下過之后,朱彥夫帶著全村男女老少齊上陣,鮮紅的旗上金黃的字:“愚公移山,改造中國!”冬去春來,1米多高、5米來寬、1500米長的暗渠涵洞砌起來了,2.3萬噸土方填平了溝壑,40多畝良田平展展地連成一片,當年就產(chǎn)糧5萬多斤。又是兩個冬春后,“舍地溝”、“臘條溝”也相繼填出70多畝良田,每年又增產(chǎn)糧食8萬多斤,從此,張家泉人吃喝不愁。
朱彥夫為村裡“跑電”的故事,聽來令人心中發(fā)燙。上世紀70年代初,山裡人的夜晚都是點燈熬油,經(jīng)常出去開會作報告的朱彥夫,看著明亮的燈泡心中發(fā)癢,思謀著把電線“扯”到村裡去。供電局說,要把電從最近的網(wǎng)路“扯”進村,長達15公裡的材料得靠村裡自己搞。那年頭,計劃經(jīng)濟一統(tǒng)天下,架電材料是緊缺物資,那麼多電線、電桿、磁鼓、變壓器,讓一個農(nóng)民到哪裡去找?朱彥夫的犟勁上來了,“共產(chǎn)黨員不就是為民造福的嗎?就是滾,就是爬,也要把電線扯到村裡來!”
“跑電”的日子艱苦而漫長。7年裡,他到處搜集信息,不放過任何機會,揣著積攢的傷殘金和妻子賣豬的錢,拖著兩條假腿,撐著兩條殘臂,一個人擠火車,爬汽車,睡路邊,去過濟南、青島、東北、陝西、上海、南京……,行程20000多公裡,磨破了多少次殘腿,摔過多少個跟頭,遭受過多少次白眼,他根本沒記在心上。1978年,一條銀線終於穿過崇山峻嶺,給張家泉送來了光明,沿線十幾個村子也跟著“沾了光”。村裡老人們都記得,“老書記為村裡跑電,就像唐僧取經(jīng)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而老書記說,隻要能為大伙辦成事,再經(jīng)‘八十一難’也在所不辭!”
朱彥夫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真是幾天幾夜也說不完。他擔任黨支部書記25年,張家泉村成為沂蒙山區(qū)遠近聞名的先進村。1982年,朱彥夫積勞成疾,傷殘的肢體再也不堪重負,他把一個生機勃勃的山村交到后任手中。劉文合深情地說,我們后來幾屆黨支部,堅定繼承老支書的理想信念,堅持把群眾利益放在心頭,張家泉村也一直走在山東省新農(nóng)村建設的前列。(李爭平 單保江)
相關(guān)專題 |
· 朱彥夫:農(nóng)村黨支部書記的榜樣 |